首页 - 关注 > 三倍体牡蛎成福建水产养殖产业"新宠"

三倍体牡蛎成福建水产养殖产业"新宠"

发布于:2019-02-27 10:01: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三倍体牡蛎成福建水产养殖产业"新宠"”,希望大家喜欢。

三倍体牡蛎成福建水产养殖产业

三倍体牡蛎新品种赋能中国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獐子岛集团与青岛亚特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培育的三倍体牡蛎苗种纯度达99.99%,两年间,已形成数十亿元的行业产值。新品种已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全域形成规模化养殖,而且国内牡蛎养殖大省-福建的养殖大军也开始青睐这一新品种。

福建,水产养殖优势突出,水产养殖量居全国前列,鲍鱼、牡蛎、大黄鱼等品种养殖产量居全国首位。全国480万吨的牡蛎养殖量中,福建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主要为二倍体牡蛎。

然而,随着二倍体牡蛎养殖规模的不断攀升,逐渐呈现个体小型化、生产速度慢、出肉率低等现象,同时还有繁殖期大量排卵对海域的污染总量,市场价格萎靡,养殖效益逐年下降。据福建诏安县牡蛎养殖协会会长林舜辉介绍,目前二倍体牡蛎养殖的瓶颈问题是肥满度欠缺,不能卖出好的价格,以及由于二倍体牡蛎的繁殖期不能保证对市场长年连续供货,已经影响到牡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林舜辉会长介绍,目前,福建当地传统的二倍体牡蛎市场价格每公斤仅1元左右。

三倍体牡蛎成福建水产养殖产业

诏安县是福建最集中的牡蛎养殖区,养殖户有1000多家,其中加入牡蛎养殖协会的有260多家,主要养殖品种的是二倍体牡蛎,目前,当地养殖户已经认识到传统牡蛎的养殖弊端。林舜辉会长试养的附壳三倍体牡蛎已显现出生长速度快、产品市场价格高等优势,当地养殖业户已经开始关注三倍体技术产生的无形价值。林舜辉会长表示将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引领越来越多的当地业户从事三倍体牡蛎养殖。

三倍体牡蛎技术是被誉为四倍体之父的郭希明教授及团队发明的一项生物技术。自2009年被獐子岛集团和青岛亚特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中国之后,在獐子岛海洋牧场进行了繁育、试养、中试养成,规模化养成及活鲜品品牌化进入市场等获得成功,并于2016年度成立合资公司,建起了中国第一个三倍体技术在贝类产品中创制种子和应用的创新研发平台——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

两年来,公司培育出了纯度可达99.99%优质三倍体牡蛎苗种。与传统牡蛎相比,三倍体牡蛎品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的优势,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并降低死亡率,这在北方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养殖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研究数据表明,三倍体牡蛎生长速度高于二倍体,其个体比二倍体增加38%以上,肉重增加60%以上,使养殖业户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由于三倍体牡蛎不繁殖,避免了生殖期的大规模死亡,解决了普通牡蛎繁殖季节过后不能上市的问题,填补了6-10月份的市场空白。同时,由于其不育性避免了对养殖海区及周围海区的污染,可以实现多品种套养、混养,合理科学的利用海洋资源。而且,单体三倍体牡蛎壳型好,十分适合高端单壳生食市场。

三倍体牡蛎成福建水产养殖产业

在福建连江县定海村牡蛎养殖海域,这里试养的三倍体牡蛎已长成形似"元宝"、壳体晶莹光亮的标准形体。据当地三倍体牡蛎养殖户团队肖忠惠经理介绍,目前的三倍体牡蛎长势及成活率来看,养殖户已对养殖环节充满信心,所担心的是未来的销售及市场环节。

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希瑞表示,目前,公司苗种已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全域布局,在福建的霞浦、连江、平潭、泉港、惠安、厦门、龙海、诏安等地进行试养,养殖效果非常明显,给予养殖户对销售及市场环节的担心,前沿海洋种业公司将与合资公司獐子岛集团利用活鲜品销售渠道、三倍体牡蛎事业部、规划中的蚝吧等项目全力协助营销。

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将在养殖户三倍体牡蛎苗种采购运输环节、养殖区域选择、养殖设施布局、养殖容量标准、规范养殖周期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让养殖户养好、养肥、赚钱,使东南沿海地区三倍体牡蛎养殖形成有质量的产业规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