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为什么会产生负数)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为什么会产生负数)

发布于:2024-04-17 13:58:02 来源:互联网

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负数的国家

战国时期,李悝(约公元前455—前395)在《法经》中说:“衣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其意思是说,5个人一年开支1500钱,入不敷出,尚“不足四百五十”,即还差450钱。这里的“不足”就是负数的意思。

负数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九章算术》中,里面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则,但未说明什么是正负数。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这些小竹棍叫做“算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

我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负数在国外出现的理由及发展状况

尽管中国古人首先发现并应用了负数,但客观地说,算法中使用负数和在逻辑上真正理解负数是两个层面的事情。负数的数学意义,首先是西方数学家们建构起来的。

在西方,人们认识负数比认识无理数还困难。被誉为代数学鼻祖的希腊数学家丢番图(246-330)虽知道把“负负得正,正负得负”的乘法法则运用于(x-1)(x-2)一类的乘法,但他认为2x<10是荒谬的。

在公元1150年(比《九章算术》成书晚1千多年),印度在公元7世纪才采用负数,公元628年,印度的《婆罗摩修正体系》一书中,把负数解释为负债和损失,是西方最早在数学上使用负数的是一本印度数学文献。使负数得到了解释,从而加速了人们对负数的承认。

直到1712年,连莱布尼兹也承认这种说法合理。英国数学家瓦里承认负数,同时认为负数小于零而大于无穷大(1655年)。他对此解释到:因为a>0时,英国著名代数学家德。摩根 在1831年仍认为负数是虚构的。

但直到19世纪,德国数学家

一点感慨

从上面可以看出,负数的引进,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贡献给世界数学的一份宝贵财富。单、但东方数学的发展满足于解决问题,所以对负数的认识只限于它的四则运算,直至近代也没有更多的的突破。西方对负数的探讨虽然起步较晚,但理性思辨的传统,使得他们从一开始就聚焦于方程负数解的讨论上,并最终完成了对负数的数学抽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