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央行首次公布去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122.86万亿元

央行首次公布去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122.86万亿元

发布于:2015-02-11 08:31:0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的“央行首次公布去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122.86万亿元”,希望大家喜欢。

央行首次公布去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122.86万亿元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田俊荣)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这是央行首次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量。其中,增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获得的资金总额,存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获得的资金余额。2011年起,央行正式编制并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2002—2014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不断扩张,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初步统计,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2.86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8.27倍,年均增长19.3%,比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速高2.7个百分点;与同期名义GDP的比率为193%,比2002年高69.6个百分点。

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增速波动较大,不宜用做比较分析;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相对平稳,有利于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监测指标,用于与其他经济变量间同比增速的比较分析,也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分析指标。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增量统计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它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为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持。

这位负责人说,从结构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民币贷款余额占比明显下降。2014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1.43万亿元,为2002年末的6.3倍,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3%,比2002年末下降20.5个百分点。二是直接融资快速发展,融资结构明显优化。2014年末实体经济以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形式合计融资余额为15.49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21倍,年均增速达到28.9%,比同期人民币贷款的年均增速高12.3个百分点。三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不断扩大。2014年末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余额为21.44万亿元,为2002年末的35.4倍;2014年末上述三项合计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7.5%,比2002年末提高13.4个百分点。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11日 10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