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儿童学画大全(现在哪里有卖儿童画画大全的?5岁的孩子学画画是不是照着别人的画会好一点呀)

儿童学画大全(现在哪里有卖儿童画画大全的?5岁的孩子学画画是不是照着别人的画会好一点呀)

发布于:2023-12-12 19:22:03 来源:互联网

这类看书临摹其实是扼杀了儿童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建议买任何绘画书。首先,五岁该学画画吗?

五岁其实是个分水岭时期,三到六岁可以大致归于涂鸦期。也就是说,五岁基本上可以算是涂鸦期的后期,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尽情涂鸦不干预。此外,五岁还属于可以学习创意美术的初始时期,这个时期也可以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期的艺术培养了,所以这个时期是个比较过度的时期,学或者不学都是可以的,建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实际来进行选择。

其次,怎么学画画呢?家长怎么教呢?

如果学的话,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手工或者创意美术会比较好,此外对孩子的“教”上,我们会更加倾向于将这种“教”变换成另外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引导”。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让我们“透过孩子的眼睛”,看看当他们忙于绘画时究竞在想些什么。

首先,当他们开始画画时,他们一定在想着“某样东西”。通常他们所想的“某样东西”,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然而,对孩子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与其自身和自身体验之间的一种直接对话。当他们“思考”时,他们的思绪都集中在所描绘的这种体验上。他们的思维过程——思考并专注于某事的能力——被激活了,这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第一步。

例如,孩子A想起了她与其他孩子在院子里起玩的事情,她想画出这个事件,毫无疑问,孩子A在画时她只会画一些她知道,并且她认为重要的事物。对她而言,院子里的苹果树可能有很大的花蕾,因为她是看着它们长大的;而这个细节对同样在院子里玩的孩子B而言,树是用来攀爬的,花蕾对他而言毫无意义,所以不会出现在他画面里。而他感兴趣的就是那棵树,所以他很可能将这棵树画的巨大无比,其他都没有涉及。正如我们看到的,作品表达了不同孩子的个人好恶,以及他们与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关系。这包括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以及他们与这些事物之间建立起来的个体关系。

所以,我们应该要通过艺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身的表达能力。我们孩子的画,应该对自身和周围的环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因为画出出来具体的事物后感到的压抑(这种压抑尝尝来自于家长的“好意”指导与干预)。只有形成一种完善的人格后,他们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并尝试理解他人的需求时,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懂得合作且乐于助人的公民,才能独立自主地享受发现和探索周围世界的乐题。总之,画画能够帮助所有人孩子成为一个快乐且无所畏惧的独立个体。

有些孩子守着一堆玩具,但却不知所措,紧张不安地哭闹着,无法运用自己的大脑和想象力去获得快乐。有些孩子即便手里只有小块木头,却也能玩得如痴如醉,一会儿把它当成一列火车,一会儿把它当成划过天空的一架飞机。拥有很多玩具的孩子并不开心,而没有玩具的孩子却很快乐,这究竞是为什么呢?显然,幸福并非取决于那些外在因素。正如其他品性的发展趋势一样,幸福感随着孩子性格的完善而增长。一个孩子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尤其是父母对其需求的解读。

孩子“外在”愿望的满足与其内在需求的满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当家长意识到孩子焦虑不安、无法专注于任何事物时,他们可能会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只要能让孩子停止哭闹就行,哪怕只是暂时的。事实上,这类孩子的需求并非是更多的选择或玩具;相反,他们渴望家长多关注和理解他们丰富的个人体验。恰恰是因为之前家长对该需求的忽略才对他们造成了困扰。给孩子更多的玩具只会增加他的焦虑不安,他可能会因为新鲜而对新玩具产生短暂的兴趣;但是,由于缺乏想象力而无法发现新玩具的玩法,他们对玩具的新奇感很快就会消失。这样来,我们等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

而给孩子提供范画,就如同与给孩子一个玩具一样。这样仅仅只是只要能让孩子会画这一个当前的事物而已,并没有真正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

要知道,艺术创作—来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各种需求首先,它可以帮助你理解孩子的艺术创作;其次,通过这些创作活动,让你认识到之前从未发现的孩子身上的一些主要需求。然而,我们更容易识别出孩子的生理需求,却极大地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如果孩子发烧、食欲不振,或是体重减轻时,我们会很关心。当孩子长身体时,他的健康最重要但对于孩子的幸福以及其作为未来公民的幸福而言,其他方面的成长也同样重要。幸福包括很多方面—如孩子如何运用他的头脑和双手,是否对其所见、所闻、所感或所触的事物反应敏感,是否有与人交流的愿望,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这类需要。

而当孩子需要画画来表达情绪时,孩子有他自己的世界,我们应该尽快帮助他认识到这一点,这才会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把成人的标准强加给他。如果家长你用一张简单的画就把他给糊弄过去了,他的情感表达的需求要如何表达呢?

通常,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失去了兴趣,就无法再继续专注下去。总之,在对事物的常规体验中,视觉、触觉和想象力的运用越多,就越会激发我们的兴趣。孩子的主要需求之就是建立这种多元化的敏感关系。有些人需要持续不断的刺激,如果缺少了这种刺激,他们就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他们完全无视身边事物的丰富多样性,对新鲜刺激的不断追寻不过是他们对自己、自己的想象力和自己的世界感到无能为力时的一种逃避。当我们给一个焦虑不安的孩子提供范画时,却恰恰鼓励了这种逃避。我们只给孩子提供了简单的答案,却没有帮助他解决自身的问题。

多数干预完全是无意识的,因为所有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帮助孩子;而多数干预都是因为不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以及这些需求还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实际上,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并非易事,这是教育中最难的环节之一,因为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认知。

假设孩子要填充的第一个图案是只小狗。一旦孩子面临的任务是按照预定的轮廓线填色,我们就已经在妨碍他创造性地处理自己的关系,他与小狗的关系可能是关爱、友善、厌恶,或恐惧中的任意一种。对孩子来说,他没机会表达自己的关系,因此也就无法释放他的紧张、快乐、怨恨和恐惧的情绪。填色书无法让人无法顾及孩子个体上的差异。在轮廓线内填色的过程中,孩子们被追从事了同类活动,他们的个体差异没有被考虑在内。当然,对此毫无察觉并天性懒惰的孩子A很享受给小狗涂色;但是当他用蜡笔涂色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永远也画不出一条如此漂亮的小狗。当他完成涂色时也许会很自豪,毕竟是他自己为狗涂完了颜色。下次,在学校或其他任何地方,当他被要求画点什么时,他会想起填色书里的那只小狗;当意识到自己画不出那么漂亮的小狗时,他自然会说:“我不会画。”(见图)

这和家长给出范画也是一样的道理,当家长给孩子做出了精美的范例后,孩子也会意识到自己永远画不出这样好看的画,他也会放弃尝试,不再画画。

很多老师或父母都会说:“可是我的孩子喜欢填色书呀。”的确如此,孩子A也喜欢它们。然而,孩子们通常无法区分有益或有害的东西,他们喜欢的东西并不总是对自己有益。与蔬菜相比,大多数孩子更喜欢糖果,并且毫无疑问会一直青睐它们;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他们食谱的蔬菜换成糖果。一旦习惯了过度保护,孩子们也会上瘾。事实上,对过度保护的依赖,让他们再也无法享受自由。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家长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要伸腿,就会有人给他们系好鞋带;只要一转身,就会有人给他们把头发梳好。这就是那些坐在玩具堆里却手足失措的孩子们;或是去参加野营,当其他人都尽情玩耍时,他却孤单一人坐在角落里。

一旦用惯了填色书,孩子就无法享受创作带来的自由,这类书所造成的依赖是毁灭性的。实验和研究表明旦接触了填色书,超过一半的孩子会失去其创造力和独立的表达能力,并变得死板和具有依赖性。

这点的危害和提供范画也是一样的。

最后,有些老师仍会告诉你,通过填色训练,孩子们学会了将动作控制在一个特定的图片(区域)内,实验证明该观点也是错误的。如果孩子A自己画了一只小狗,与填色书里跟他毫不相干的小狗相比,他在涂色时会更专注于自己的画不出边界线,因为他会更加关注自己的作品,而不是那个不是他的作品。

因此,同理,简笔画也是一样,提供范画、填色书、简笔画它们已毫无疑问地被证明会让孩子的思维产生依赖性(它没有给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因为孩子必须要遵循一个既定的边界线,所以孩子就缺乏了灵活性;因为它没有给孩子机会去表达自己的体验,所以孩子不能缓解和释放不良情绪;它甚至不能提高孩子的技能和自律,因为对完美的追求来自对表达的渴望;最后,它迫使孩子按照成人而非自己的理念去创作,因此挫败了他自己的创作欲。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一切都以学习为主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类的学习。但我们同样很清楚,仅有知识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片面强调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孩子们为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所必需的那些重要特质。对童年时期就接触过艺术创作的孩子而言,艺术很可能意味着一个快乐且适应性强的个体与一个知识丰富却身心失衡、无法适应周围环境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对孩子而言,艺术是平衡智力与情感的必要元素,它是孩子的好伙伴。无论何时遇到烦心事,孩子都会自然而然地求助于这位伙伴;甚至,每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孩子都会下意识地求助于这位好朋友。

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完全不管孩子画画,什么指导都不给孩子任其发展?

不是的。

在具体讲“帮助”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就“帮助”一词达成共识,这就需要把两种帮助孩子的类型区分开。

孩子B可能会说:“妈妈,我不知道怎样画正在采花的我。”如果妈妈给孩子B示范“怎么画”那她就把成人的想象力强加给了孩子。换句话说,她向孩子B展示的是自己如何采花,而孩子B对采花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花朵在母女二人眼里是不同的:在孩子B看来,那些花可能比妈妈看到的更大、更鲜艳,或更高。母女二人对采花的体验也不尽相同弯腰时,妈妈的背部可能最先感受到变化,而孩子B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触碰鲜花的双臂。采花对母女二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妈妈而言,它可能代表了悲伤时刻,因为她总是在那天把采来的鲜花放在丈夫的墓前;对孩子B来说,那是一个开心的时刻,因为她总是为母亲节的到来而采花。妈妈眼里的孩子B与孩子B眼里的自己也不尽相同:对妈妈而言,孩子B只是一个小女孩,当她拿孩子B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时,她是从外部来观察孩子B的;孩子B还是个孩子,而且在她眼里一切都是以她自己为中心的,所以她的感受很重要。她只画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东西,她的情绪不能在妈妈的画里得到释放,所以妈妈的画对她而言毫无意义。那只是她自身体验的替代品,因此既不会让她对鲜花变得更敏感,也不会让她对自己与鲜花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敏感。妈妈的“帮助”只能作为缓解病痛后遗症的临时拐杖,因为一旦孩子B发现妈妈可以“帮助”她一次,她就会反复来妈妈这里寻求更多的“帮助”,直到她在艺术创作上变得完全依赖于妈妈的“帮助”。即使我们对孩子B的画只做了一丁点改动,那它产生的影响也如同修改了整幅作品一样。我们给她提供的小小“帮助”与其画风格格不人,并且还会成为在剩余作品里无法得到应用的一种标准。这种画风上的差异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并最终导致“我不会画”的态度。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里所谓的“帮助”就是做范画,这种方式不过是对孩子的自由创作和自信的一种干扰;并且由于它抑制了情绪的释放,所以还有可能会妨碍孩子未来的幸福。总之,如果我们认为“帮助”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对她的体验变得更加敏感,那么我们把这种“帮助”称作引导。

“孩子,你采花时感受如何?你是站着采的吗?你的胳膊呢?采的是什么花?什么时候釆的?为什么采花呢?你最喜欢哪种花?”等等。这些问题会让孩子B意识到很多以前想都未曾想过的事。这样的引导让孩子对所要表达的事物变得更加敏感,是非常有益的。这样才是正确的帮助。

再例如,在儿童的绘画中,比例关系常会因为其重要程度而出现整体或局部的改变。如果我们纠正这些比例关系,就是在干涉孩子与其所夸大的事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只要孩子对此感到满意,我们就不应该干涉他的作品,那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

孩子把自己给妈妈送生日礼物的场景画了出来。她兴奋地拿着花瓶,但她害怕花瓶从她手中滑落。自然,她就会把手画得“不成比例”,但这就是她给妈妈送生日礼物时的真实感受。因为对孩子来说,她拿着妈妈生日礼物时的感受比她的外形更重要。无视这一事实,不仅会伤害她的感受,还会妨碍她的艺术表达。

但是,如果孩子注意到外在的比例关系,并且对某些比例开始变得不确定,如她画了一个不成比例的房子,并感到奇怪和不舒服时,她自己会说出来:“妈妈,我画里的小孩儿与房子比是不是太高了?”此时,你的回答不应该参考测量的尺度;相反,你应该尝试让孩子对比例关系的体验更敏感:“你认为你画的小孩儿能穿过那扇门么?如果她在这栋房子里,你认为她能看到窗外的景色吗?”这些问题能立刻让孩子体验到画中小孩儿的感受,并建立起一个清晰而富有生活体验的关系。

总之,没有必要纠正孩子作品中的问题。毕竟,我们更关注如何保护孩子的自由和幸福,而不是要看到“迎合”普通成人品位的作品。而且,孩子作品中用到的比例关系通常反映了他们与实物之间的亲密体验。而一旦孩子自身有了探索比例等的强烈愿望,这时候我们才应该引导他们区发现建立在自己情感体验至上的正确的比例等其他的美术的正确知识。

总结一下我们应该正确帮助孩子画画的方式,其实主要的思路就是两个方面:

一,正确对待和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

二,不断引导孩子对事物的敏感度。

我们可以不断培养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看,听,触觉,嗅觉,多让孩子接近自然,体会各种事物和参与有趣的活动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敏感度。而并在孩子画不出时,不断提示和演示。如孩子不会画打球,家长不能直接给孩子画出来,因为这是家长自己的打球体会,而可以不断帮助孩子回忆打球的细节和感觉,必要时可以再次演示打球的动作,帮助孩子体会打球时身体的活动和用力点等,这样孩子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他会更加开朗和自由的对生活充满探索和希望。

最后,我们以一张图来总结一下在美术教育方面家长应该怎么做和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