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伊莉雅本子(如何评价沙马兰的新片《玻璃先生》)

伊莉雅本子(如何评价沙马兰的新片《玻璃先生》)

发布于:2024-01-11 21:10:01 来源:互联网

沙马兰就是个疯子,《玻璃先生》就是疯狂的结晶,想不到他还真做成了。

将2000年的成名作《不死劫》和2016年的高人气片《分裂》楞攒成一个电影宇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也只有兼顾了自信和自恋的沙马兰自己说得清。

比起将相隔十多年的电影“合二为一”的《玻璃先生》,沙马兰更疯狂的举动,还是逆着票房炙手可热的超级英雄大片而行,以逼近现实的戏虐手法、颠覆认知的超然勇气和严肃认真的哲学思辨,混合进对希区柯克的崇拜之情,去解构超级英雄的起源。

想来整个好莱坞都在一切向钱看,有也只有早已功成名就的沙马兰敢于拿超级英雄开刀。在他的《不死劫》之后,也只有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和随后的《守望者》能够脱离于漫画造神的浪漫,将当时就还很浮夸的漫画改编电影讽刺得体无完肤。

《玻璃先生》绝非简单的集结两部影片的主创,进行一场生死大乱斗,也不是主打超级英雄觉醒后的一系列奇幻色彩的“神仙打架”,而是延续了《不死劫》的精神内核,对超级英雄的另类解读——严肃探讨在极端现实的环境下,超级英雄的存在意义与公众的盲从和恐惧。

这绝非浪漫、幽默又有点调皮的华丽咏叹调,而是一首注定走向自我毁灭的死亡序曲。

如果你真的热爱美式漫画和超级英雄,或许会被残酷的现实哽咽到不能自已,但这就是事实的全部。

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开头为正邪不两立的人物——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监督者”(overseer)大卫与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演的“野兽”凯文印象深刻的“开脸”,并给了隐藏人物伊利亚一个充满灰暗的特写。

至少这次,沙马兰多少照顾了那些没看过两部“前情提要”电影的观众。这里,有必要回顾下《不死劫》和《分裂》中的三个主角,否则下面的影评就成了痴人梦话。

在电影《不死劫》中,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保安大卫成为一场火车对撞灾难中唯一的幸存者。几乎毫发无伤的他,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而他却因一张写着“你这一辈子生过几次病?”的小纸条而陷入困惑。

通过儿子约瑟夫逛漫画书店,大卫结识了一个名叫伊利亚•普莱斯的神秘黑人。大卫了解到,因天生的脆骨症很少出门,他的精神世界就是各种漫画,伊利亚认为大卫的奇迹生还就是漫画书中描绘的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英雄,他需要证明给大众看,这让大卫更加困惑。

经过伊利亚的劝导和自身发生的一系列神奇变化,大卫逐渐对伊利亚的说法产生兴趣。片尾,真相大白,原来大卫遇到的火车事故,是智商超群的以伊利亚人为制造的,以及一系列神秘的天灾人祸,都出自伊利亚之手。

面对这个制造成百上千人死亡的所谓“巧合”来证明自己超级英雄理论的“疯子”,充满正义感的大卫感到更加困惑。当恶魔与英雄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电影《分裂》相对简单,詹一美饰演的凯文因儿时母亲的虐待而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成长过程中,本体凯文分裂出惊人的二十三重人格,他们轮流“主导”着凯文的身体,而最危险的第二十四重人格“野兽”,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一日,安雅·泰勒饰演的孤僻女孩凯西,与同学一道被凯文绑架到一处废弃的动物园。因儿时同病相怜的不幸遭遇,凯西对这个性格捉摸不定的男子产生了复杂的情愫,为了保护同伴,也为了救自己,她始终保持冷静,与凯文身体里的各种奇异古怪人格相周旋。

最终,一场大屠杀在所难免,凯西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女心理医生生前留下的字条,最终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然而,凶残暴躁、中枪都不死的“野兽”也就此诞生了。

回到电影《玻璃先生》,一头白发的大卫游荡在街头,有电脑天才儿子约瑟夫的支持下,他的民间义警工作如虎添翼。被网络称之为“监护者”,大卫自知使命远未结束。

一所废弃的红砖厂,凯文诱拐了四名女拉拉队员,每个人格都抢着出来对话,令受害者惊恐不已。

本片第一场狭路相逢,在于大卫通过“心灵感应”注意到迎面而过的凯文不对头。大卫试图营救囚禁的拉拉队员,凯文身体里的“野兽”暴怒,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因警察的到来戛然而止。

开胃菜结束,正餐正式开始。大卫和凯文被关在一间戒备森严的研究所,除了他俩,还有那个臭名昭著的伊利亚。

沙马兰丰富的心理惊悚片经验在色彩运用和闪回叙事上独树一帜,但也因耗时耗力的营造氛围、留下伏笔、安插铺垫,令全片节奏稳稳当当、慢慢悠悠。用二十年前的叙事老技术对待一批新观众,沙马兰还是太自信了。

代表人类本能的艾莉博士,用了近一个小时的片长,“帮助”和“治疗”三位超级英雄。她的理论很简单:你们都是凡人,奇迹都是巧合,这个世界不该有也不适合超级英雄的存在。

面对黑洞般的未知,人类会本能的心存恐惧。在《玻璃先生》中,似曾相识的景象再次重现,对“异类”变种人(超能者)的恐惧和茫然,成为一股自发的声音,在寻求自保还是保卫人类的夹缝中,变种人进退维谷。

沙马兰聪明的摒弃了一切华丽、奇幻的要素,只保留了三位鲜明的异能者:绿色-代表正义的“监护者”大为、黄色-代表邪恶的“野兽”凯文,以及紫色-亦正亦邪的“X教授/万磁王”式“引导者”伊利亚。

鲜明的色彩表达了势力与内心,在沙马兰不断的暗示与明示中,三位充满宿命论的超自然英雄,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之间一次次徘徊。

刨去对超级英雄的“偏见”,本片野心勃勃的地方还在于延续了《不死劫》中对漫画病态的崇拜进行毫不留情的讽刺。

就像任何一套超级英雄漫画都要有一个终极对决。片头匆忙的正邪之战不过是沙马兰的恶趣味式反转,随着充满执念而又无所不能伊利亚从身体和心理上双重释放了“野兽”,这场充满悬念的对决,把观众的胃口吊得老高。

套路?不存在的。看着简陋粗鄙、连网络大电影都不如的终极对决,懵逼的观众陷入沉思,起初心里对沙马兰一阵咒骂,做特效的钱都让主创们分了吧?转念一想,是不是在套路里待得太久,把华丽、震撼的视觉特效下充满奇幻的爽快感当成是理所当然?

别忘了这部《玻璃先生》带着天生的“反骨”,将饱和式轰炸的超级英雄大片中一脸严肃、逼格满满的超级英雄们,扒开炫目的紧身衣,挖苦讽刺得体无完肤。

不疯魔,不成活,将讽刺发挥到极致的沙马兰,将万众期待的观众耍了个哑口不言,顺手用堪称史诗级憋屈的死法,草草结束了三位超级英雄的性命:

骨骼惊奇的“引导者”最先退场,被寻求报复的“野兽”一拳入魂;有了凯西这个“拖油瓶”,再强的“野兽”也抵不过一枪入魂;最离奇的要数怕水的“监护者”,被按在比他头大一圈的浅水坑子里,一坑入魂。

哪有什么高光时间,哪有什么可歌可泣,就是死了,而已。

或光明磊落,或阴险狡诈,或危险凶猛,任凭是超级英雄,也架不住平庸的死法。回头再看,前面四分之三的片场,完全是为了这“憋屈而死”做铺垫,沙马兰的浓浓恶意,干脆利索,一发入魂。

即便是片尾套用了“蝙蝠侠与罗宾”的人物关系,伊利亚的“罗宾”母亲、凯文的“罗宾”准精神伴侣凯西,以及大卫的“罗宾”儿子约瑟夫,通过网络向世人展示三人的“奇迹”而坐在了一起,但这个安慰奖级别的“俗套”,难以让意淫美梦一个个破灭、恨得牙根痒痒的观众有一丝释怀。

沙马兰,你知道吗,你真的好贱……不过我喜欢。

总的来讲,《玻璃先生》是一部逆潮流、反传统的电影作品,继承了《不死劫》的思想“反骨”,发扬了《分裂》的精神“病态”,给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合理结局,戛然而止,不再折腾。

这是一个全凭脑补的电影,看着累,想着更累,但沙马兰的脑洞还是值得一钻。只是,他的奇思妙想太极端、太自我、很封闭,而且有些过气了。

詹一美的精分潜质,在给足了发挥空间之下,想来连自己都后怕;贡献了自《不死劫》之后最佳演技的布鲁斯·威利斯,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被伊利亚的人设“定型”了十多年的塞缪尔·杰克逊,这回终于松了一口气,放心当他的神盾局局长去了。

对于“反英雄势力”的艾莉博士和人类平衡组织,《玻璃先生》没有说深,想来沙马兰不想太俗套,不愿影响“主题”,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却是一波“自相残杀”的结果,这并非沙马兰的本意。

最后,如此严肃认真的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也只有沙马兰能干得出来。这碗心灵苦茶,我先干为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