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春花秋月何时(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发布于:2024-01-25 20:16:01 来源:互联网

春天的花朵,秋夜的明月本来都是人世间最美的景物,可作者却为何要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呢?这还得从它的作者李煜和该词的写作背景说起。

李煜是南唐第二个皇帝李璟,六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李璟也是位有名的词人,由于受父亲的影响,李煜从小对政治毫无兴趣,却钟情于诗词,书法,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本来当皇帝是轮不上他的,可由于父亲李璟和五个哥哥都相继身亡,李煜鬼使神差成了南唐第三位,也是南唐最后一位的亡国皇帝。李煜虽在位十五年,並未致力于国事,整日在宫中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填词作画。以致成为一个不仅精通诗词,擅长书画,而且精于鉴赏,妙解音律多才多艺之人。正如《古今诗词》中所评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纵观李煜一生中遗存至今的四十余首词作,以降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以反映自已帝王,宫廷生活为主,后期由于被俘后囚禁在汴京一个深宅小院,终日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其作品也以反映亡国之痛,及其屈辱的囚徒生活为主。《虞美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虞美人》词中,李煜不仅对过去自已帝王生活流露出深切的留恋之情,而且有感于“物在人非"这一人世间现实的残酷。尤其是词中采取自问自答,刻画出强烈的故国情怀,取得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千百年来感动了千百万个读者。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在七月七日自己的生日之夜,李煜令歌妓在家中演唱自已的新作时,被宋太宗听到大怒,不长时间便赐以药酒而死,可怜千百年来最有才华的皇帝,没想到被自己最显才华的作品敲响了丧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