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网评/宣化以创新产业为支撑全面奏响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华章

网评/宣化以创新产业为支撑全面奏响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华章

发布于:2023-07-29 19:14: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网评/宣化以创新产业为支撑全面奏响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华章”,希望大家喜欢。

以创新理念为指引 以创新产业为支撑全面奏响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华章

2022年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正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全新的发展阶段,带来了全新的发展任务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之对应的是社会矛盾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长达两年的疫情形势影响,我国经济始终坚持稳中有进的总基调,在艰难中缓慢前行,成为全世界经济领域的一抹亮色,“中国崛起”“中国模式”也越来越多的被世人所认同。在此背景下,作为华北平原的工业重镇宣化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首届装备制造产业大会举办地、“中国钻井之乡”,宣化率先从疫情“泥淖”中走出来,依托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加快构建出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的新业态,成为华北平原最璀璨的发展明珠。

勇立潮头 技术革新带动发展革命

创新是发展的力量源泉,技术革新是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技术革新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前,宣化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华北工业城镇,短短四十年的发展,便已经成为张家口乃至华北地区最活跃的投资“沃土”、产业“温床”。特别是以张宣科技、河钢宣工位代表的创新驱动型企业的蓬勃发展,将最新前沿工业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结出了累累硕果:宣化昌通环保生产的烧结机机头除尘器创造同类产品规模全国第一;安百拓宣化工厂致力于“盖亚”品牌全线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成为瑞典安佰拓集团在中国布局的重要研发基地……。

一系列辉煌成就的背后,彰显了技术革新的巨大力量,地区和产业竞争格局调整带来更多变数。党的十八大报告曾经首次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法,时至今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世界之局势已经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后疫情时代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变量,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在危机之中看到希望,在机遇之中把握跨越的机会,这便是“宣化气质”。目前,宣化发展尚处于发力阶段,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产业集群总体水平还不高。二产比重过高的产业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专精特新” 示范企业、中小企业的数量还不够多,导致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产城融合发展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和层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主动融入张家口乃至华北的发展,充分依靠“经济腹地”,胸怀两个大局,即“站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战略全局”,锚定建设现代化工业新城的愿景目标,加快引入高新技术,建成具有宣化特色的产城港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极其充沛的发展后劲赋能新工业城市。

开拓创新 产业调整激发聚集效应

宣化的发展起源于产业的带动,宣化的未来更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完整的产业链条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宣化在创新发展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毗邻华北经济腹地和在京津冀发展带的独特优势,将打造成为河北龙头为产业链构建的方向之一,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为建设城市先行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先行区的全新身份认定,又给宣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营商环境,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宣化正致力于钢铁、电力、机械、酿酒、陶瓷、建材“六大传统产业”向冰雪、大数据、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体育文化旅游、现代农牧“六大新兴产业”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如宣化冰雪产业园抢抓冬奥会契机,立足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强化冰雪资源要素聚集,大力推进冰雪产业发展,累计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13个冰雪产业项目,被评为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在重装备制造方面,引入了造雪机和压雪机、中索国游脱挂式索道等项目,为未来完整产业体系构建提供了项目支持。

时至今日,宣化区作为高端产业聚集区已具雏形,新型工业化产业优势持续发挥,推动能源、纺织、新功能材料等重点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作为全省先行区的示范作用开始凸显,宣化主动对接张家口主城区,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实施北联东拓南进战略,充分借助周边资源,实现了城市发展质量的提质换挡,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又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汇集,为宣化未来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与此同时,宣化区还致力于打造体系完整、对外拓展的产业链条,联通中部腹地和海丝沿线的枢纽港,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以陆向腹地拓展为重点,实现了产业带动、赋能联动、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宣化严格遵循“五位一体”的发展之路,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匹配经济发展的“生态长廊”,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如果我们将眼光拉长,以五年、十年为单位审视宣化的发展,可以看到,宣化正处在全面发力、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面对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疲软的严峻形势,宣化区的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要克服来自于内部创新能力较弱、人才支撑作用不足、基础建设薄弱、功能品质有待提升等问题,更要应对来自外界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国外市场带来全新的竞争压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和挑战相互交织,深度“镶嵌”,需要我们“拨开迷雾见晴空”,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发展自信。唯有如此,才能凝聚起推动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磅礴动力。

(网评/武东晓)

来源:中国航班杂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