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南京威雅学校:中学部助理校长粟檀博士专访

南京威雅学校:中学部助理校长粟檀博士专访

发布于:2022-11-14 11:11: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南京威雅学校:中学部助理校长粟檀博士专访”,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人普遍有个迷思:为啥老外的数学那么差,国外的科技还能那么发达?

这个问题投射到家长身上就是一连串困惑和焦虑:国际化学校的孩子是不是数学都很差?国际化课程的难度是不是比国内低好多?数理化学得那么简单,孩子会不会没有竞争力、耽误前途?从易到难的拐点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和中学部助理校长粟檀博士进行了一次详谈。他是国内基础教育和海外高等教育的亲历者,又在长达14年的海外教育工作中,深入了解了剑桥中学课程,深谙中西教育异同的他,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

粟檀

南京威雅中学部助理校长

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后作为直博生赴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在英国的大学和中学有着14年教学和管理经验。

(以下内容整理自访谈实录)

Question1

国际化学校的数学课真的比国内的简单吗?两者究竟有什么差别?

Ⅰ『剑桥课程难度低但广度大』

在高中前,剑桥课程的难度是比传统课程要低的,但是它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广度比较大。除了学习一些基本的算术、代数、方程之外,还会学很多统计学的知识,这一块传统课程涉及得比较浅,剑桥课程的统计学部分是要更难的。

但是到了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剑桥课程的难度就上去了,它会学非常难和复杂的微积分。传统课程的特点是摁在一个单元上可能学两三个月,你如果看传统的课本,一个学期可能就5个单元,但剑桥的教材它要学14个单元,这14个单元是在半年或者半年以上完成的,所以它学的东西会广很多,但是浅,某几块会比传统的难度高,就像我说的微积分。所以说,虽然剑桥高中课程起点的难度低,但高中学完以后,它所学的知识难度是比传统要高的。

我再拿物理举个例子。我们传统的物理就是四大块,叫力、热、光、电。当然传统的物理也学习其他的东西,但是会把它要么当成是选修,要么会当成考试中非常不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剑桥课程的物理它除了这四大块,还会学很多听上去非常高深的东西,比如说粒子物理,量子物理,他们会学相对论,会学天体物理,他们的物理课中还会有跟化学、生物结合起来的,比如说核物理或者是化学物理这种东西,所以他们的接触面会非常广的。

剑桥高中课程因为你只需要集中学三个学科,这三个学科一定就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跟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有关系的,所以就比较容易在这三门学科上给学生增加难度,他们适应起来也会容易一些。

Ⅱ『剑桥课程重理解、轻计算』

传统上,物理、化学、生物三门理科,你会计算,就可以拿到一个很高的分数,所以很多物理好的孩子出国学物理,他考得很差,因为剑桥课程它只有一半的计算,另一半的物理题是解释题,是现象分析,比如说给你一个现象,问你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如果改变一个外部的条件,它会怎么变?一个实验你如果想达到一个目的,你的实验要怎么去设计?

比如说,你把一个盒子抵在墙上,传统的题目就会问你,需要多大的力才能抵住它,不让它往下掉,但剑桥课程就会问你,为什么你横着推着它,是能阻止它竖着下滑?会让你解释为什么。然后有的时候会问为什么这个东西越重,你就需要越大的力来抵住它,它会问这类的问题。所以如果按照一般孩子的理解,他只是纠结于计算,他不去了解这个现象的本质,他这种题就答不上来,对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有要求的。

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出物理学科教育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其实反映在很多的学科,剑桥课程更注重现象和本质,而不是说我单纯想算这个力有多大,我需要多少克物质才能够来完成这个反应。

Ⅲ『剑桥课程和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

我们刚才提到了数学中的统计,传统上在学统计的时候偏理论化,有时候会构造一些完全不切实际的场景,但剑桥课程在学统计的时候是跟生活紧密相连的,包括其他的数学知识也是,会让学生感受到我学这个东西的确是要用的,而不是一个x的展开式算半天要干什么我不知道,除了考试和做题。这就是两方面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一个重在用,一个重在考。既然要考,那就会把难度设置得难一些,它需要测试,而剑桥课程你只需要有能力或者有这种知识,知道在生活中它是有用处的,这就够了。

我们传统的高中它学的东西是很深,但是你会感受到很多人说他不愿意学数学,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太苛责了,学一个东西会把它揉来揉去的,怎么变、怎么有难题,其实你做多了以后,除非你对数学特别有热忱、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否则大部分人会觉得没有必要。我接触的外国人我承认他们的基础没有我们好,包括一些基本的计算,他们依赖计算器比我们要严重得多,甚至一些简单的算法他都要掰着手指算。他们算得不快,但是他学的是一种方法、一个印象,以后他遇到相关的问题,他可以通过去查一些东西,很快地把这个方法找回来。所以在剑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也是会讲究一些最基本的方法,而不去特意教一些很巧妙的办法,因为很巧妙的办法学生是要通过记忆的,而基本的方法是要通过理解。

比如过去的微积分学的时候就会计算这样子的微分是怎么样的,那样子的积分是怎么样的,但剑桥课程的微积分它都会放在实际应用中。比如说我画一条任意的曲线,它会告诉你学微积分是干什么用的,我可以求这条曲线的长度。再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杯子,不是圆柱体而是呈一个碗状的,这个杯子里面能盛多少水,它的体积是怎么求的,这就是用微积分,而传统教学中这种题目就会比较少。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剑桥课程的起点很低,但学到后面它会非常难,像传统的微积分就是浅尝辄止,碰一下、学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但剑桥课程它就会多学一些,因为它觉得这个东西是有用的,微积分是数学的基石,在任何学科中都用得到。

再比如剑桥课程中还会讲Numerical Methods(数值运算),就是让你求面积、体积或是长度,你可以用代数或者微积分的方法算出来一个标准答案,但Numerical Methods是用非常简单的一些方法进行测算,算出来之后它会做两件事:一是分析误差,通过误差来评判这个方法好还是不好,二是分析我能用什么办法来减少误差。因为生活中未必事事都可以用标准的代数解决,你只能用一些近似的东西来测,不需要那么精确,所以像Numerical Methods就是非常实用的一些东西,而不是单单去计算绝对理想化的情况下结果是多少。

Question2

作为过来人,有哪些建议给到想要出国留学的孩子们?

Ⅰ『英语语言环境很重要』

刚出国的时候,我和别人说话反应也慢、说得也慢,因为我在意的是词要用对、语法要用对、时态要用对,但别人在意的其实就是我能不能把想说的表达清楚。所以如果我能早一点接触到外国人,能有机会多跟外国人说话、了解和学习一下他们说话的模式,我就能发现其实他们也有很多的语法错误,但是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所以语言是一个很需要适应的能力,而且一定要在实用英语而不是应试英语上去下功夫。

Ⅱ『性格的融入』

我在刚出国的时候会觉得我的性格偏自我、偏个人主义,因为我当时的学习成绩属于比较好的,我也比较习惯于拿到一个题目自己去完成,拿到一个任务也来自己去完成,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很少。而出国以后,你就会发现除了学习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周末会有学校的老师邀请我们去家里吃午饭,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我们还会一起去做一些东西。比如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去做苹果派,有人负责把苹果中间的核去掉,有人负责把它压成苹果泥,老外请你去家里吃饭一定是好几个人大家一起忙活,其实这对我也是一种性格上的磨练、一种打开,一开始我是很不适应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寄宿制就非常的好,它就是在培养大家集体协作的这种能力,还有独立性和抗压性、协调能力、集体主义观念,这是寄宿制给孩子带来的最大好处,以后他们出国面临这种环境的时候会非常的熟悉。但这些都是我当时出国面临的问题,如果我能有这种国际化寄宿制的生活体验,对我自己的性格磨练一定会更好。

Ⅲ『学习习惯:从重结果到重过程』

我以前的学习太看重结果,就是我能不能把这道题解出来,但是我出了国以后会发现过程更重要。有一次我和我的博导有点急了,因为有一个难题总是攻克不了,他就说你试试这种方法,然后我去忙了一个星期没有做出任何结果来,发现这种方法不行,我就去跟导师汇报,第二个星期导师就说你再试试那种方法。就这样连着试了4个星期,我就跟导师急了,我说你直接告诉我正确的方法不就可以了?因为我太注重结果、太想把那个结果做出来。但导师当时的那句话我到现在都记着,他说我也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只能不断地试,不断地找突破口,试过后发现这个方法不行,但是很接近,那我们再去改进。

所以这就是我觉得我应该锻炼的东西,刚出国的时候我就太注重结果,只关注答案,而忽略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学习习惯的问题,这个过程其实对我现在人格的养成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在做博士期间,是好几个博士生共用一个办公室的。我当时的状态,包括还有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同学,我们几个人就是非常死板地在电脑前或者在纸上算,而我的英国同学,他们的方式是好几个人就坐在自己位置上聊,集思广益,有什么想法就回头写到白板上,有足够的idea的时候再去运算,他们是在快乐和讨论中去研究东西。在他们这样的氛围下,其实更有可能出其不意地在一些需要攻克的难题上,给到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解决方案或者思路。

Question3

为什么选择了数学专业,还一路读到了博士?

上大学的时候为什么选数学?首先我不反感,再有数学在山大是非常强的一个专业。但是选择直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快本科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不知道毕业以后想干什么,我是没有任何想法的,所以选择读博就是想利用这几年思考来拖时间,这个说出来不好听,但的确是这样。

所以我才那么想在孩子九、十年级的时候,去鼓励他们思考未来要干什么,一定要设立目标,我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是比现在的孩子落后很多的,我真的希望那个时候我就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很遗憾我没有,因为我在传统教育体系待得太久了,这也是我最近面试的时候一定会问的问题,就是你以后想干什么?所以我特别想在现在的教育中不断地去给他们介绍更多的专业方向,让他们开始去想针对自己的爱好,我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专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学剑桥课程的孩子至少要比其他孩子早成熟两年,它只让你选择三门学科,所以所有孩子要在高二之前就一定要想好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为自己的人生去谋划去选择,而且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就是成熟。因为大学是一个真正让孩子走向社会的大熔炉,有着非常高的自由度,完全靠自己自觉,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在融入之前就有一定的标签,他要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虽然可能不是很成熟,但他一定要带着一种标签,知道我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然后培养他的独立性和自律性,这样他才能在大熔炉里面去塑造更好的自己。

Question4

您在英国还担任过全人关顾的负责人,能给我们讲讲您对全人关顾的理解吗?

我觉得咱们学校把全人关顾放在首位是非常正确的,就是我们一定要provide happy and safe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这也是我以前做全人关顾工作给孩子说的话,在我第一次见他们的时候,我就会跟他说,我的工作就是make you happy and safe。

我们传统上因为人多,学生的基数大,更注重学习成绩以及客观表现出来的一些内容,而没有办法在具体的个人方面体现这个东西,但国外他们人少,能做到关注每一个人,尤其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其实是中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是,我经历了在剑桥高中课程阶段,因为所有学生都要在1月份之前申请大学,但是有一群特殊的群体需要在10月份的时候完成牛津和剑桥的申请。这些孩子非常优秀,他们的结果一般是在冬天1月份出来,也就是说1月份有些孩子就知道他上不了牛津或者剑桥了,只能上其他的学校,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个节点上对那些孩子做的全人关顾尤其重要,如果能关注到位,就能帮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我见过很多孩子在经历了打击以后下滑坠落得非常快,他们就开始放弃了,觉得我作为好学生有什么意义?我学习那么努力有什么意义?为了走出这个东西,他们开始打游戏,很多优秀的学生第二个学期也开始旷课迟到,本身能考A和A*的孩子,考个B和C很正常。所以这就是需要在特殊的节点进行特殊的全人关顾,这个东西是普通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达不到的。

【关于南京威雅学校】

南京威雅实验学校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享有紫东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学校于2021年9月正式开学,为3至18岁适龄学生提供高品质教育和寄宿选择。

在建校设计之初,南京威雅学校便将全人教育的理念融合进了校区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学校各项硬件设施到位,以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令学生不仅可发展优秀学术能力,还能全方位发展道德品质、艺术素养和运动潜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卓越的世界公民。

南京威雅学校

2022年12月3日校园开放日

欢迎联络咨询!

- CONTACT US -

丁老师 Tia(幼儿园KG)

咨询电话 Tel:025-85092196

17761719844(微信同号)

魏老师 Lina(小学LS)

咨询电话 Tel:025-025-85092196

18105191277(微信同号)

孙老师 Rita(中学US)

咨询电话 Tel:025-85092196

18952021938(微信同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