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塔吉克族人一家三代戍边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塔吉克族人一家三代戍边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发布于:2023-09-21 09:3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塔吉克族人一家三代戍边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希望大家喜欢。

塔吉克族人一家三代戍边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9月21日 第12 版)

二〇〇八年九月七日,巴依卡在红其拉甫吾甫浪沟巡逻途中小憩。王 烈摄(新华社发)

2010年9月24日,拉齐尼在边境线巡逻时,冒着风雪严寒在吃午饭。王 烈摄(新华社发)

在巴依卡老人家中拍摄的拉齐尼塑像。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当问到巴依卡老人是不是每天都佩戴中国共产党党徽时,巴依卡老人顿时来了精神,他说:“我成为党员30年,这些年一直把党员徽章戴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党员,一刻也不能懈怠。”巴依卡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边境线是中国的边境线,红其拉甫是中国56个民族的红其拉甫,我们的56个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2009年3月6日,拉齐尼牵着牦牛踏着厚厚的积雪在边境线上巡逻。王 烈摄(新华社发)

2014年9月25日,拉齐尼趴在陪伴自己巡边10年后身负重伤牺牲的白牦牛身上,非常难过。王 烈摄(新华社发)

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拉齐尼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和弟弟拉迪尔·拉齐尼聊天,鼓励弟弟要好好学习。新华社记者 王 菲摄

拉齐尼的姐姐阿依木汗·巴依卡亲吻弟弟拉齐尼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村里的年轻人前来帮助巴依卡老人采摘家里种植的雪菊。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在祖国西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9月正是旅游旺季,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客前往“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的家参观慰问。拉齐尼的父亲——71岁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时常会向大家介绍他们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经历。

生活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儿女,素来心中怀有“家是塔县,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爱国守边精神。巴依卡老人便是这样一位护边员。老人一家三代70年接续守边护边、爱国奉献的壮举感动了无数国人。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边境线漫长,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其中,红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70多年前,巴依卡的父亲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成为当地第一位“牦牛向导”,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

1972年,凯力迪别克再也走不动了,将担子交给了儿子巴依卡。2004年,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从戍边38年的父亲巴依卡手中接过赶牦牛的鞭子,开始行走在千里边境线上。巴依卡告诉儿子:“我走不动了,你要把我走的路延续下去。”

“父亲告诉我,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家和牛羊。”拉齐尼生前说过,“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一代又一代的嘱托在高原上回响。

2021年1月4日,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孩子,41岁的拉齐尼不幸英勇牺牲。拉齐尼牺牲之后被国家追认为烈士。拉齐尼的一双子女目前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学习,祖辈爱国戍边的情怀,也深深影响着他们。

被称为“帕米尔雄鹰”的英雄拉齐尼虽已离去,但是他们一家三代的爱国奉献精神仍然在高原上常驻,戍守边疆的一代代“雄鹰”还将接过祖辈的接力棒,守卫祖国山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