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共享经济能否共享增长(经济透视)

共享经济能否共享增长(经济透视)

发布于:2016-09-20 08:4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共享经济能否共享增长(经济透视)”,希望大家喜欢。

共享经济能否共享增长(经济透视)

梁海明

前往里约热内卢观看奥运会的游客们“出行基本靠优步,住宿要找空中食宿(Airbnb)”的经验,让不少人印象深刻,空中食宿(一家联系旅游者和空房房主的服务型网站)甚至被戏称为“奥运官方住宿合作伙伴”。这也让人看到了共享经济的强大实力。目前全球共享经济每年约创造150亿美元价值,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预测,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3350亿美元,较今年增长逾20倍。事实上,并不真正拥有酒店的空中食宿已成为全球最大旅游居住集团,估值超过250亿美元。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将闲置资源通过交换利用发挥价值。过去,将看过的书籍捐出、慈善机构的社区食物回收等,均是共享经济的一种体现。多年前已十分普及的“工作外包”同样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共享。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能够“交换”和“外包”的资源信息更加丰富透明,彼此的联络方式更容易获取,使得闲置的资源得以流动起来创造效益,共享经济也得以发扬光大。首先受益的是优步、空中食宿这样的衣食住行资源,目前全球如家庭用品、生产设备、机械甚至办公室等各类闲置资源租借的网络平台已数不胜数,可以预见,“共享”未来几乎可以拓展到每一个角落。

目前外界对于共享经济的质疑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认为“共享经济”平台公司的业务扩张,仅是蚕食了传统的出租车、酒店等业务,总体是一个零和游戏,还令员工从全职变为兼职,收入和保障都有所下降。其二是这些企业在多个地区使用补贴等“烧钱大战”,其创造价值的真实能力存在疑问。事实上,新兴的共享经济产业本质上是外包范围和渠道的延伸,并非零和游戏。美国一项对于网上打零工人士与人口普查中相同地区和职业的平均薪酬比较研究发现,即便扣除网上中介费用,前者的平均时薪依然显著高于后者。至于“烧钱”的行为,也不仅限于共享经济,而是目前创业公司抢占市场的惯用方式,一旦市场认同了价值,还是要回归服务本质。

此外,不少国家在共享经济方面尚未出台法律法规,这也使得不少共享经济企业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新兴的共享经济对于传统经济规则最大的冲击,主要在于“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让原本基于“企业—员工”“服务商—消费者”这些关系的监管和保障无法顺利完成,蕴藏着难以控制的风险。例如网约车乘客被司机抢劫,空中食宿屋主遭窃等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参与共享经济各方的权益如何保障也存在诸多争议。

必须强调的是,共享经济能够盛行,其核心在于信息的开放和共享。在科技进步和移动互联网普及之下,任何资源都将越来越脱离对旧有中介的依赖,寻求最佳的配置,降低成本。共享经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固有的行业秩序,将是难以逆转的大趋势。在政府信息公开、行业间打破壁垒的契机下,“共享”有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0日 22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