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家舍业跨国陪读,利大弊大?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抛家舍业跨国陪读,利大弊大?”,希望大家喜欢。 杨 琦中国家长爱子心切,望子成龙催生了中国...
2014-11-28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守护读书人的天堂”,希望大家喜欢。
(申孟哲)“如果有天堂,那么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这句话,被经常引用来表达爱书人对书的情感。对他们来说,逼仄但浩瀚的莎士比亚书店是一个传奇,《查令街84号》里围绕买书历程展开的超时空情缘的故事,则让他们无限“心向往之”。
在当今中国,实体书店正经受巨大的冲击。笔者就曾见证过许多书店的消失:广州购书中心的三联书店倒闭清场的时候,笔者在场;在北京读书时,见过身边著名的风入松书店关门谢客,目睹万泉河边的采薇阁书店再也不见。而清华附近的蓝羊书店,也在今年停掉了书店的业务,一心一意做咖啡馆。
有人或许会问,在网上书店如此便捷、价格又普遍比实体书店便宜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去实体书店买书呢?
这是非常理性、非常现实的比较。也因为这样的比较,实体书店才纷纷另觅他路——要么背靠大学的消费群体,凭借销量压低价格;要么发展出咖啡馆、唱片店、读书讲座沙龙等延伸功能,把书店变成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或者在这股洪流中屹立不动,用其他业务上的盈余来补充书店的亏损。
这是书店经营者的理性判断与选择。那么读者呢?
在笔者看来,喜欢逛书店的原因,除了多年形成的习惯与留恋,更多是因为在书店你能直接面对书海,阅读书的封面,触摸书的质感,并且遇见自己不曾了解的书籍——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亲密感”。更重要的是,在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书店,你看着与你兴趣相投、喜好相符的书籍陈列,与周围的读者虽不言谈却已神交,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层面的亲密感与归属感,许多爱书人的行为才可以相对准确地被解释——为什么放着网店的便宜书不买,偏要到实体书店里看好之后下手;为什么到一座城市之后,景点可以不逛、名吃可以不尝,但一定要去当地著名的书店;又为什么仅仅是一座“24小时不打烊”书店,都让那么多人慕名而来、徜徉不去。
也正是因为这种归属感,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书店会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在钢筋水泥、鳞次栉比的城市丛林里,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紧张节奏里,书店似乎是一个“异空间”——在这里,书这种古老介质,依靠其精神层面的独立与超越,将城市里的时间变缓、喧闹隔离。对于为稻粱谋而心为形役的现代人来说,这样的空间殊为可贵甚至奢侈。“心之安处即为家”,书店正是因其使人“心安”的特质,才用不算伟岸的建筑空间树立起一座座精神灯塔。
同时,在今天提“精神地标”,也具有更深层意义:一座城市,也会因着其独特的精神地标,让居民或过客有精神上的归属感,从而跳出千城一面的窠臼,散发出独特的气质与魅力;而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精神地标的提法,也让国人重新重视文化意义,让中华文明因此而有了“活起来”与“传下去”的动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6日 第 08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南方网的“学位告急!留学专家教你如何申请澳洲精英中学”,希望大家喜欢。澳新名校何其多——据了解,单单是澳洲墨尔...
2015-03-19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信息的““百年大讲堂系列活动之声动汾河好书分享会”成功举办”,希望大家喜欢。 4月10日晚,由山西大学图书...
2014-04-18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信息的“南星教育与美国先锋理工学院合作MBA项目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希望大家喜欢。 近日,由南星教育集团承...
2014-05-05
热门文章
网络风行“幂函数”,意欲探究幂语卡规律
说说关于月饼的那些事儿——五味和开启中秋月饼大调查
注重低碳环保发展绿色产业
海拔最高的500千伏输电铁塔组立
留学期间如何做好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