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一带一路”中国出海品牌影响力TOP100在京发布

“一带一路”中国出海品牌影响力TOP100在京发布

发布于:2023-10-18 09:41: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一带一路”中国出海品牌影响力TOP100在京发布”,希望大家喜欢。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京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也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重要国际性合作平台。

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着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大家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出海的步伐不断加快。“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加速国际化步伐带来了新的宝贵机遇。从最新数据看,2023年1-8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折合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9%)。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之际,中外传播智库首次发布《“一带一路”中国出海品牌影响力TOP100报告》。中外传播智库是由中外企业家联合会与相关国际传播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化传播智库与中外合作交流平台。定位于国际化、平台化和数字化,以全球智慧扩大中外合作交流、助力中国品牌出海,为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建言献策。

图1 中国一带一路出海品牌影响力TOP100

在中国一带一路出海品牌影响力TOP100中,消费电子类品牌占据最大比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约1/3以上的产品来源于中国生产。在很多领域,中国企业储备了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同时,中国企业在供应链上有决定性优势。过往中国产品的唯一的代名词是便宜,但从品质来讲,中国消费电子产品早已形成了足够的竞争力。利用这些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迈出了海外建厂、建店、建设服务体系、开辟全新营销模式的全产业链出海步伐。

在影响力排在前10位的品牌中,有6个是消费电子品牌。包括华为、海尔、小米、海信、vivo、联想。

华为在走向“一带一路”等国际市场时就十分重视打造自主品牌,明确提出强化自主研发、与先进技术接轨,严控核心技术,并推出自主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从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打开发达国家市场到贸易全球化,华为的自主品牌国际化市场布局非常清晰。

海尔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是当地化战略。围绕用户需求来打造新产品。在印度,根据用户的素食文化特点,推出不弯腰的冰箱;在巴基斯坦,针对当地用户需要存放大量肉类的需求,研发出一次可放入12头羊的冷柜;在非洲,针对当地经常停电的情况,推出停电以后可以100小时持续不化冻的冷柜;在俄罗斯,推出从零下30℃到零上60℃都可以制热制冷的空调。

“一带一路”出海百强中,汽车行业排在第二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 234.1 万辆,同比增长 76.9%;整车出口金额 46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 倍。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日本汽车出口量为 202 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 17%。意味着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从品牌出口量上看,上汽和奇瑞汽车一共贡献了88.7万辆汽车,占总体的37.9;另一方面,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53.4万辆,同比增长160%,占汽车出口总量的22.8%。由此来看,新能源汽车出海无论在增量还是在占比上都非常重要,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出海下一阶段的主力军。

从品牌影响力看,排在前列的有奇瑞汽车、长城汽车、五菱汽车、比亚迪和吉利汽车等。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团总销量累计为74.14万辆,出口占其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超过53%,出口占比超过一半。其中,奇瑞在俄罗斯市场新车销量为62200辆,同比增长3.4倍,仅次于俄罗斯本土汽车品牌拉达,在俄罗斯新车市场中的份额为12.2%。比亚迪在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量达到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首次进入汽车出口量排行榜TOP10。目前,比亚迪汽车已经出口到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其出口量占总销量还比较小,但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中国著名汽车轮胎企业双星则是通过成功并购韩国锦湖轮胎,开创了进入一带一路市场的新模式。双星与锦湖轮胎共同合作,携手构建全球产能布局,推动国际业务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迈进。2022年,双星与锦湖共同投资,将锦湖越南工厂产能由400万条扩大到1150万条。2023年,双星又在柬埔寨建立850万条产能的工厂。

家居建材也是中国品牌出海的重要品类。凭借完善的供应链、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我国家居出口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长。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家居生产国和出口国,其间诞生了不少以出口为主要业务的家居建材企业。本次进入TOP100的品牌有惠达卫浴和慕斯床垫。

惠达走向国际市场是和中国加入WTO一起同步的。2000年在87届广交会上,惠达与希腊、瑞典、摩洛哥、沙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签订了销售合同。这是惠达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开端。2002年后,惠达产品出口迅速增加,连续两年以翻番速度增长。2006年达到9700万美元,6年时间增长近30倍。惠达卫浴董事长王彦庆表示,作为中国卫浴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推动者和实践者,目前,惠达卫浴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是惠达最为关注的增长市场,未来,将通过创新海外市场经营模式,将“智慧、生态”的理念传递给全球的用户。

中外传播智库理事长刘志明指出,当前我国参与“一带一路”的企业的大部分企业已经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有能力也有机遇迈出跨国经营的步伐。企业“走出去”的首要在于培养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制定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在出海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战略确定之后,是长期持续地资源投入,组织和团队建设。优秀的团队是国际传播战略成功的关键。国际传播的成果关键是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深度理解不同地区、民族、宗教的文化差异,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让来自不同国界的人真正融为一体。对于中国出海品牌来说,新媒体是再造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最重要的工具。对于中国出海企业来说,除了提升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和认知,还要做好对用的户洞察。只有更好地理解海外用户、满足用户需求,品牌才能实现与海外用户的深度连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