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何古今人们常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形容某些伟人的功绩突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何古今人们常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形容某些伟人的功绩突出)

发布于:2024-02-21 12:10:06 来源:互联网

本人头条号的文章,用来解释这个问题:

《千字文》第三十四段:“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延伸阅读:

1.“奄”:是时间副词,有一下子、突然之间就如何的意思。

2.“宅”:是居住的意思。

3.“曲”:阜就是今天山东省的曲阜市,古代鲁国的都邑。

4.“微”:是如果没有、要不是就如何的意思。

《千字文》本段介绍的名臣是周公旦,提起周公旦,就不得不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事!

1.文王之子。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文王姬昌还在世时,周公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姬发即位,周公旦经常佐助辅弼姬发,处理很多政务。周文王时,周人已经开始了与商王朝的周旋与斗争。姬昌驾崩后,周武王姬发即位,仍然以太公望(姜子牙)为国师,以周公旦为辅相。太公、周公是武王最为得力的助手。

2. 辅相助国。

周公旦在担任辅相时,依据《史记》、《大开武》等文献的记载,其主要的职责是替周武王姬发,分担内政的压力,而姜太公主要是负责外交及军事方面的职责。周公是武王的同胞弟弟,这一点与姜太公不同。因此,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其他的疑难小事,武王总是与周公商讨,可见周武王姬发对自己这位弟弟是极为信任的!

反映周公辅佐武王的画作

3. 牧野遗患。

在姜太公、周公旦的共同辅助下,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一举逆转了商与周的实力对比,并且灭了商纣王,在战略上取得了很大优势。牧野之战决定了商朝气数已尽,周朝开国建都。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获得商朝全部的国土、人口。

在牧野之战彻底结束后的第二天,周武王在几个将帅的簇拥下,在商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受命”的仪式,表示革命成功。但攻克殷都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更重要的任务是消灭东方的商朝残余势力。按照事先的方略,联军随即兵分四路,向东南方进发,去征讨商的残部和忠于商的方国。剩下的商军由于后方根据地已经失掉,前方又处于敌对夷人的包围下,实为两面受敌,经过激烈战斗,也大部被击溃。注意是击溃,并不是全歼!!!这点很重要!!!

其后,为了安抚天下。(商朝立国近600年时间,很多势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部推翻的)周武王便将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

牧野之战画作

4. 三监之乱。

周武王灭商二年后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周武王死后,商纣王之子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三监之乱”的快速平定,周公旦是首功。周武王在世时迫于压力,(自古改朝换代如何处理前朝旧臣、贵族都是一个大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刚刚平定的时局陷入混乱,一味的杀戮只会激起反抗,所以才会选择妥协。)没有剿灭商朝残存的势力。在武王驾崩后,前朝遗老见有机可乘,立马造反,若不是周公旦以雷霆手段平定“三监之乱”,后果不堪设想。

5. 周公东征。

周公顺利讨平了三监的叛乱,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伏殷之遗民,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让他奉行殷之祭祀 。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奄(今山东曲阜)等五十多个国家,把飞廉赶到海边杀掉。从此周的势力延伸到海边。平定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诸侯都宗顺周王朝。

武王克商只是打击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直到周公东征才扫清了它的外围势力。三年的东征灭国尽管有五十个左右,而占领地的巩固和扩大还是在分封同姓之后。东征以后,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成为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了。

6.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出自《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旦派长子伯禽(又称禽父)去管理鲁地(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周公旦没有去封国做国君),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7. 周公制礼。

天下真正平定后,周公旦便开始着手制礼工作。礼,这种仪式在夏、商时都有,夏礼,商礼各有不同,孔子就曾经想要去研究夏礼,结果在孔子那个时代,关于夏朝的相关典籍就已经遗失了,杞国就是周朝时,将夏朝遗民的封国所在,(对,就是杞人忧天那个杞国!)夏礼还在,但是没有文献,没有典章了!

我们现在所谓的中华传统文化,很多都是由周公旦制礼之后,才形成的。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这个评价是很高的!周公旦在荡平宇内,整治礼乐后,还政于周成王(武王姬发之子),做到了人臣的极致,也正是因为周公旦这种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在各朝各代都被尊为圣人的!孔子自己对周公旦都是极为推崇的!

基于以上这么多周公本人的事迹,所以后人用周公吐哺这个典故,来形容文治武功之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