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亳州石油:解读职务犯罪敲响防范警钟

亳州石油:解读职务犯罪敲响防范警钟

发布于:2013-12-13 11:35: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的“亳州石油:解读职务犯罪敲响防范警钟”,希望大家喜欢。

日前,亳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纪检组一行2人应邀来到中石化亳州公司,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职务犯罪的防范工作与我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纪检组成员解读了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认定标准、危害后果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多年的办案实践,总结了国企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因收入不高和相互攀比引发的心里不平衡,使一部分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取不正当利益,追求个人享受,导致了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产生;二是制度不健全。一些国企虽然制订出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规章制度,但仍存在不少漏洞与不足,这就为有关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实施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疏于监管。有的单位制度很健全,但相关职能部门存在监管不力,形同虚设,对已存在的违规、违法现象睁只眼、闭只眼,对此类问题的处理不疼不痒,轻描淡写,也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滋生蔓延的温床;四是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受特权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一些人在具有一定职务,掌握一定权力之后,不思如何廉洁奉公,为企业发展、职工利益做贡献,而是想着如何利用权力捞取个人好处。

对于如何更好地预防国企职务犯罪,检察官提了以下几点意见:一是建立健全与职务犯罪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民主决策机制,杜绝“一言堂”,扩大职工的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三是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做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四是加强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经营管理人员守法意识。(杨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